EN
心海扬帆,高一启航
发布日期:2022-05-15

从疫情反扑的居家学习阶段,到现在返校回归的过渡阶段,这一两周的时间,家长们除了忙于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关照家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非常地不容易。本期天省亲子课堂,

为高一年级家长们引路,让家成为孩子储蓄能量的加油站,和休憩停泊的“心”港湾。

  

图片1.png

        

议题一:如何提升高中阶段的亲子关系质量

提升亲子质量三部曲

【看见规律】

生理变化与脑部发展:青少年负责理性判断的前额叶发育较缓慢,负责愤怒等及其他原始情绪的杏仁核生长特别快,所以青少年情绪比理智来得快。

【理解情绪】

家长首先要理解“情绪化”是青少年的常态,不能接受“情绪化”,就是不能接纳这个常态。当孩子情绪最激动的时候,是最渴望别人明白的时候。

青少年有情绪之时,家长先放下“讲道理”“为你好”的意图,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能拥抱孩子的情绪,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沟通回应】

案例实操:子女明明跟父母讲好玩半小时手机开始学习,但一小时后仍在玩。你尝试过去干涉,子女却破口大骂,投诉你连累他输了。

父母可以做的:不要继续争论,也不要马上让步,让双方冷静后再谈。

1、接纳情绪:“我知道你打输了不开心。”

2、表达自己:“但我现在也不开心,因为你没有兑现承诺。”

3、给予空间:“我们都要冷静一下,我给你时间消消气,当你冷静下来,我愿意聆听和信任你的。之后希望可以讨论一下玩手机和上网课的事情。”

 

议题二:如何支持高中阶段孩子学习力的发展

1、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家长们要看到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当人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才会发展出更高层次的需要。


图片3.png


【对话框形式】

家长:为什么我的孩子好像没有什么学习动力呢?

杨阳:可以通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


图片4.png

 

这样的解读值得让家长们思考一下,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安全感、自尊、爱与归属方面得到更好的关照呢?不是给予好的物质条件才是爱,爱要从心里长出来,让孩子感受得到。

 

2、怎样与孩子聊成绩

提到成绩,是孩子和家长都绕不过的话题,当考试结束孩子考得好或不好,家长们可以怎么沟通比较有机会促进孩子心智更好的发展呢?


图片5.png 


【当孩子考得不错时……】家长们是否有说过类似的话呢?


图片6.png


 当孩子考得不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


图片7.png


【当孩子没有考好时……】我们尽量避免说出以下的话


图片8.png

图片9.png


 而应该这样说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3、如何适度的催作业

【形式:互动对话】家长催孩子做作业背后的心理

家长吐露心声

家长1:“不催他就不会自己做!总是不懂为自己负责任!”

家长2:“他跟不上学习进度,未来后悔都来不及!”

家长3:“太懒了,踢一下动一下,没办法呀!”

家长4:“老师在家长群点名批评,面子挂不住呀!”

 

杨阳老师解惑:父母为何难以信任孩子自主学习?

1.孩子没有遵守诺言;

2.孩子经常含糊其辞;

3.孩子行为屡劝不改;

4.孩子情绪表达激烈。

 

听听孩子的肺腑之言:

1.期待能力被信任——需要空间与指引

2.期待错误被谅解——需要试误与从中学习

3.期待努力被肯定——需要鼓励与正面回馈

4.期待人格被尊重——避免指责与落井下石

5.期待过失被包容——避免翻旧账与“一巴掌打死”

那么,如何适度“催”孩子做作业?

关键词:先“跟”后“带”

1.调整心态:开放与信任

2.使用同理心回应:让孩子感到你想明白自己

3.使用【我信息】来回应与引导

【我信息】句式:

孩子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我觉得(父母自己的感受)+因为(原因)+表达期待

实操举例:居家学习过程中,俊杰在客厅玩手机,妈妈看他作业还没完成——

【形式】对话的形式,括号里的字用不同颜色标记

 

修炼一:用【我信息】表达感受+开始沟通

妈妈:俊杰,你承诺看手机15分钟以后开始做作业,现在我留意到半小时已经过去了(行为)。我有点难过(感受),因为我们彼此的承诺没有被兑现(原因)。我希望你可以把握时间(希望)。(陈述而非指责与宣泄情绪,孩子不一定听从,但容易入耳,不易引起对抗,为后面沟通留有余地)

俊杰:行啦行啦!我一会就做啦!

修炼二:以同理心明白对方

妈妈:你似乎不太想做?(理解孩子)

俊杰:有谁想做作业呀!(有信息带出来,好消息!)

 妈妈:你觉得妈妈在逼你做作业是吗?(从孩子角度回应)

俊杰:当然呀!作业那么多,永远都做不完,做少一会儿有什么关系!(折射出孩子更多的想法)

妈妈:你认为做作业这件事是多余的吗?(承接孩子的想法)

俊杰:当然!你还要整天在催,其实你这样真的很烦啊!

妈妈:是呀!你不想去做的事情还催你,换我是你,也真的会觉得烦!(同理孩子的感受,孩子也许觉得怪怪的,但会觉得被理解)

俊杰:就是了。我每次做作业前你都要催,还嫌我做得不够快,做得晚!作业又多又难做,永远都做不完!都不知道做来干嘛!(有机会聆听到孩子的心声:遇到了困难、找不到做作业的动力与意义)

修炼三:以【我信息】表达感受和引导

妈妈:原来你在做作业上遇到了这样的困难。那你之前还能够坚持做,真的让妈妈觉得很感动于你的努力,以及谢谢你体谅与忍受妈妈的催促。(【我信息】表达看见与感受,也许孩子不会给你很甜美的回应,但这些话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暖意)

俊杰:你知道就好!(感觉被理解了)

妈妈:我也不想催你,彼此心情都不好。但我担心你会落下作业,跟不上进度,后面会补得很辛苦。所以希望你可以把任务安排好。(【我信息】表达感受与期待)

俊杰:那我待会就去做吧!

修炼四:设法支持孩子完成自己的责任

妈妈:刚才听到你说作业又多又难做,指的是哪几个科目呢?(看到孩子的困难与需要,具体化问题)

俊杰:数学那些题目一道题半小时都解不出来,太浪费时间了!(困难被看见)

妈妈:数学确实是很让人头疼呀!妈妈小时候数学也不太好。那通常最终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帮助孩子寻找成功经验)

俊杰:有时候实在解不出来,就只有看答案咯!(看到孩子自己的解决办法)

妈妈:明白!这样也是完成作业的一种方式呀!有没有尝试别的方法?(帮助孩子寻找其他可能性)

俊杰:问老师或同学咯,但问他们也很麻烦的!(其他可能性呈现)

妈妈:嗯嗯!所以你也努力尝试过,虽然麻烦,但有时候也是有帮助的。(正向强化)

俊杰:嗯嗯。

妈妈: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相信你有自己学习的节奏与方法,可以自己克服许多困难。同时如果你有需要帮助的话,我希望你知道爸爸妈妈随时在你身边愿意支持你!(信任孩子,同时提供支持的后盾)

俊杰:好的。我知道了。

妈妈:那我先进去厨房忙了,你自己把握节奏咯!(把责任交回给孩子,给予空间)

俊杰:ok!


家长学习心得

这次心理讲座给予了我们家长非常多用来与孩子沟通的新思路。比方说讲座中所提到“先跟后带”,告诉我们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要调整心态,使用同理心回应孩子,并且利用“我信息”回应和引导孩子。这给我教育孩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在以后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也会多多使用讲座中讲到的好办法。

——12108温家馨家长

 

老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指导家长该跟青春期的孩子如何交流,针对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常用的语言,多方面多层次的剖析孩子在听到这些话时的心理状态,我受益最深的是,老师分析孩子告诉家长成绩时,家长的各种回答,这些回答都是我曾说过的,但是老师说的标准答案我却没说过,就是:孩子,妈妈真替你高兴,你的努力有了回报,你是怎么做到的?这句话让我认识到,当家长放下了长辈的姿态,把孩子当朋友,这才是我们与青春期孩子交流的基础。

——12106程蓝逸家长

 

4月22号学校举办了线上家长讲座,一开始抱着估且听听就算的态度,听着听着发现杨阳老师讲得很实在,并不是那些大空话。老师说了很多和孩子的沟通方面中,家长和孩子的盲点,不同频,无效交谈,还有孩子青春期的特点,情绪与理智的不同步等,很多案例都是现实版,还有沟通方法也是很实用,受益良多,希望下次多点举办此类活动,达到家校最大的效果,谢谢老师。

                    ——12101 缪锦家长

 

天省这次开展的心理讲堂,无疑为一个渐渐步入更年期的妈妈带来安心与启发。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出发点对待事情,并且常常不自觉地就把这种想法强加给孩子,带着“为你着想”的口号,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平日里一些不太好的教导令我有所反思,孩子已经慢慢长大,家长也要懂得孩子需要什么,孩子不需要什么,不给孩子背负沉重的爱。学会让自己慢下来,多让孩子自己决定,有时候孩子的视野和思考并不逊于大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12107邓蕴妍妈妈


关于青少年缺乏学习动力的那句“你进我退”让我反省。因为我觉得我也是那种会不停催促孩子学习做作业不要玩手机了等等各种催各种唠叨的家长。而孩子在我的催促中被迫学习。没能感到学习的乐趣,也没有自我实现需要的想法。通过这次讲座我会和孩子沟通人生价值观。也让孩子感觉有归属,接纳,尊重感,从而产生自我实现。 

——12107卢妍学家长


真心感谢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安排了这节讲座,这对于我和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我们真的太需要这样的帮助了!这学期以来,因为手机,关于学习,关于时间及目标的规划等等这些问题,我与孩子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争执,讲座中的案例,我几乎全中,听完老师的课,才发现,之前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妥妥的暴力沟通,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自己焦虑,孩子负面情绪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在长大,思想在变化,父母也需要学习,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亲子关系的处理,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老师在讲座中举例出来的方法,特别是提升亲子质量与如何启发孩子学习动力,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学以致用!

——12104张越家长



供稿:覃雅兰
审核:陈英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