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为机器人赋予“智慧与生命(初中2021级刘洛宁)
发布日期:2022-04-18

爱好科技创新、阅读、音乐。曾获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天河区一等奖及广州市二等奖,冰心文学活动广东省决选一等奖,广州市中小学智能服务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广东省青少年创新思维与科技实践大赛二等奖,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广东地区赛)三等奖,CSP-J初赛二等奖,广东省电子制作锦标赛单人及团体二等奖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岁时,刘洛宁第一次接触组装——玩乐高,他认真地跟着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慢慢拼装,当成功组装出楼房、车辆时,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激发了他对物件构造原理的探索欲。自那时起,他便开始对家中的小工具、小物件进行各种探索,常常会把这些“玩具”拆开,在一番摸索和观察后重新组装。

八岁时,刘洛宁参加了学校的智能小车兴趣班,他惊喜地发现原来组装的小车能够自己动起来,自此开启了新的探索之路——通过电脑编程控制机器人。渐渐地,课内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刘洛宁的求知欲与探索热情,他便与爸爸商量,希望参加更好玩、难度更高的课程。

爸爸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帮助孩子拓宽眼界,他特意带着刘洛宁去拜访华南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博士。从此,刘洛宁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同时埋下梦想的种子:希望自己能够和电影中的科学家一样,设计的机器人能在人类不能到达的极限环境中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2.jpg

(机器人安装调试)

 

坚持是最好的见证

组装机器人是手工活,让机器人动起来则是脑力活。作为零基础的编程小白,刘洛宁为了熟悉语法,每天放学后都会专门留下请教老师,反复理解和实践语言要点。很快,刘洛宁对编程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牌选手”,这让他信心大涨,对编程机器人的热爱也越发浓烈。

整整两年,从Ardino、3D ONE 到C++,从第一次学习入门语法到第一次学习函数,再到第一次自己写代码,他沉浸在编程语言和机器人应用的学习中,还参加了许多编程及智能机器人的比赛,并获得可喜的成绩。“学这个不是为了获奖。”他笑着说,“我喜欢让机器人动起来!比赛虽然烧脑,但很有趣!”刘洛宁的眼睛闪着光,满脸神往。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刘洛宁也曾面临学业成绩与科创学习的抉择烦恼。但他深深知道,两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于是,他坚定信念,不畏困难,合理规划课业学习与科创学习的时间,朝着梦想不断前行。

3.jpg

(部分获奖证书)

 

努力是成功的钥匙

2021年秋天,刘洛宁进入天省初中部后,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暖心的老师,让他对初中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动力。 

其中,令他倍感惊喜的是,学校对科技教育非常重视,而且还有针对电子制作科创类项目开设的选修课。面对100多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刘洛宁坚持对科创的热爱,毫不犹豫地选修了创意电子制作课程和创新发明课程。刘洛宁兴奋地说:“学校开设的科创选修课真的太棒了!在学习中,我不仅提升了个人能力,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好希望自己可以“七十二变”体验所有的校本课程!” 

在老师的指导和父母的支持下,刘洛宁很快便适应了住宿生活,不仅学会了时间管理,还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科创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并在广东省电子制作锦标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对刘洛宁而言,编程与机器人早已不是一个兴趣爱好,而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个“梦想”,从中他收获了耐心、坚持、决心......他坚信只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自己定能站上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展示天省少年的科创风采,实现心中的科创梦想,为实现祖国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4.jpg(参加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

 

班主任寄语

洛宁,是一个平凡的天省学子,如同千万个天省学子一样,他身上体现出了坚持、拼搏、不断寻求进步和突破的精神,当一个人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并憧憬着美好的梦想时,一步一步地为自己的目标不断付出持续的努力就尤为可贵。

衷心祝愿他能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刘洛宁同学终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班主任张晶老师


审核: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