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课题研究凝智慧,专家引领促成长
发布日期:2022-11-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为教师们搭建多样的发展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11月23日,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召开了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市(区)小课题开题、结题线上会议。天河区教研室的朱书双、汪万芹、蒲杨婕、陈德凯四位专家以及我校潘浩副校长全程参与本次会议并予以评议指导,教师发展中心孙学慧副主任主持本次会议。


课题研究凝智慧

首先,各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开题、结题汇报陈述。

高中英语安倩老师主导的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全球素养的中学在地国际化培养效果研究》,结合我校的办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依托我校初中部开设英语剑桥课程,高中部开设英语格源课程,国际部开设国际教育课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全球化素养,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刘媛老师主导的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的“学历案”的设计与研究》紧扣我区近两年“学历案”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关注目标和任务的设定、关注大单元知识重构,关注真实情景创设、关注学习过程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选题意在通过以上各项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王亚娇老师主导的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验探究式课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初中物理黄宝仙老师主导的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搭台阶在初中物理情境化试题的研究》顺利结题,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96d52b2bc0735933d2901e4c6978a35_副本.jpg

(在线会议截图)


专家引领促成长

随后,各课题组进行答辩,专家组在仔细审读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及听取课题负责人的汇报陈述后,对我校各课题组予以高度评价,提出指导意见,鼓励老师们要把研究成果落实到教学中,持续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部部长、高中化学研训员朱书双老师对化学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课题名称等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建议课题组将大单元教学体现在课题名称里面,更能反映出课题的内容。

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研训部高中英语研训员汪万芹老师对英语课题的选题和研究内容表示赞赏,并从文献综述、研究角度、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给予课题组指导意见。

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研训部初中地理研训员蒲杨婕老师认为地理课题选题的切口非常小,具有比较强的实践价值,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达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建议课题组可以继续进行深化研究。

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研训部初中物理研训员陈德凯老师表示物理课题资料详实、研究过程到位,本课题与教学相关、以情境试题促进教学改革,值得推广。

ccae9f8243f44f0ae5c503f3f1ab3cc_副本.jpg

(在线会议截图)


精耕科研提素养

最后,潘浩副校长进行课题实施保障指引并总结发言,他对专家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充分肯定了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做出的努力,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对课题报告进行修正和完善,扎实做好课题开题、结题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

他还向老师们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实践中积累素材,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内容和方向,把科研和教研紧密结合,用科研促教研,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在课题结题后要进一步优化和探索,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教育教学效果;三是要紧密结合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把新思想、新理念结合到教育科研中来;四是要以点带面、引领发动,带动更多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研究,通过教育科研拓展知识视野,提升全体教师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

守育人初心,担科研使命。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在各个方面予以老师们支持和保障,为老师们提供更多发展平台,以使课题研究工作参与人员更多、研究更广泛深入、成果更丰富,助力老师们全面系统地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推动核心素养在天省课堂落地生根。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审核:孙学慧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