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青少年群体对手机的渴望和需求也随之增加。除了正常的通讯功能外,手机背后似乎还承载着青少年更多的需求。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外部世界抱有好奇,但自控力不足,就会在手机的使用方面呈现出一些不良现象,进而引发亲子冲突事件的发生。
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满足孩子自尊的需求
1.充分支持: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
2.学会信任:相信其有责任心、有能力、是积极进取的。
3.给予认可、鼓励:积极反馈、激发潜力、强化优势、获得良好的感觉,建立自尊感。
家长“言传身教”
1.预防中学生沉迷网络,请家长先放下手机。
(1)善引导,重监督。
(2)重表率,立榜样。
(3)长陪伴,增亲情。
(4)导心理,促健康。
(5)多配合,常沟通。
2.了解言传特点:知情、 询问、关心、陪伴、爱护、指导、约束和自主准予 (民主型监控)。
3.找准言传时机:在上网频率较低时/在愉悦的时间段时。
情景模拟:处理情绪,有效沟通
得知孩子已经连续打了2个小时的游戏,让他放下手机休息会儿顺便帮忙做做家务活,他满口答应,等到自己拖地回来看到他还在玩,这时……
1.先处理情绪,在安静空间进行平复情绪的行动。如:呼吸放松、积极心理暗示。
2.再进行沟通,说明情况+此刻情绪+内心需要+表达期望(非暴力沟通)。如:之前提醒过你放下手机,看到你没有这样做我很生气,我是想让你眼睛休息会儿,坐久了也能动一动,希望你能平衡好手机娱乐和生活休闲的时间。
家长的自我提醒
三“不”提醒
1.话不过三:重复的话最多不超过3遍
2.时不过三:每次说话时长少于3分钟
3.事不过三:每次交代事情不超过3件
省附亲子课堂,助您一臂之力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基。
为帮助父母更好地认识孩子的内心世界,逐渐习得与孩子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我校将继续向广大家长推出省附亲子课堂系列,共同构建亲密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更有效的家庭沟通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