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访我校优秀党员杨艳婷老师
发布日期:2022-06-20

杨艳婷  照片2_副本.png


用支支粉笔,传道解惑;惟愿尽其生所能,以赴吾辈之华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中国共产党向来是受国人尊敬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无数人向往的,杨艳婷老师也不例外。大一时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考察期时,杨艳婷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省,寻找自身的错误和弱点,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对不足磨砺加强。正因为有了这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她在那段时间内改变了许多,进步了许多,也最终跻身于她所向往的共产党员行列当中。

谈起事后感想,她眼底浮现一抹笑意:“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毕竟也是经过了考验,才最终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杨艳婷老师的榜样是许时升教授。许时升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著名的中小学英语教育家,英语特级教师,在英语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杨老师当时刚毕业,在佛山南海当老师。当时有几个名额可以接受特聘的培训,需要经过选拔,杨老师尽自己全力不断完善自己,终于得到了这个珍贵的名额。

受培训时,因为路途遥远,常常两地奔波,马不停蹄。“每天一大早在佛山上第一节课,然后坐公交去许教授的学校听他传道授业。中午也不能休息,下午三点准时回到佛山给学生上下午的课。”既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又要进行自我的提升,这种状态她一直持续了半个月,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她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巨大。

回忆当年往事,杨老师感慨道:“许教授说如果在前五年能够把这个根基打好了,后面发展就会越来越顺利。所以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就是想把根扎好扎牢。这个结论在五年后得到了印证。”

对杨老师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许教授的谆谆教导。她说: “在讲座中,他除了传授英语教学的方法,更强调了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也讲授了一些生活中做人处事的道理。如何实现自己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职业道路上的选择。”对于她来说,许时升教授是她英语教学的领路人,也让她对教书育人理念有了深入认识。有着榜样的牵引影响,她不断往优秀、专业的教师队伍靠拢,担当身为人师的责任。

以榜样为力量,不断地磨砺自己,这正是杨艳婷老师从一名普通党员蜕变成一名优秀党员的漫长而艰辛之路。

润物细无声

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杨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有一次,有一名休学的学生复学,在开学时被分配到杨老师所教的班级。由于长时间休学,这位学生的防备心很强,不肯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也不配合老师的教导。但杨老师没有气馁,一直很耐心地做好这名同学的思想工作,她常常找时间与他谈心,久而久之,学生逐渐相信、信任杨老师,尝试融入集体,也有了很多喜人的改变。直到他融入了班集体,健康地成长,杨老师才放下心来。这件事让杨老师深深地意识到:教师并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她也不仅是自己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在学校的母亲。这些扛在肩头的责任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是不可推卸的。

对于杨老师来说,一个党员教师的价值不应该只看她能培养多少成就杰出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看她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是否坚定了这样一种人生信念:用我们的善良和智慧为世界贡献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让世界因我们的努力而发生向善、向上的变化,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且将新火试新茶

回看当初刚入党时青涩的自己,再到现在的优秀党员,杨老师直言“成熟了,责任也更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党龄也增长了。从大学时只要求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好的懵懂、执着,到现在处事方面越来越成熟,责任心越来越强,她会更多地想着给学生、班级和学校出点力,帮点忙。这是一个从个人走向集体的转变。

此外,她对教育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她直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党员,现在所想的就是不仅仅是怎么样把这个学生、这个班级的成绩带好,而且是让他们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需要不停地去思考的。”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拿世界冠军,或者成为某个行业里最突出的精英,但是他有爱好,有坚持,能够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对成功和失败同样达观,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最乐于见到的非常美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应该有所爱好,要学会坚持。“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展望未来,她殷切希望青少年能成为一个坚持不懈,敢于担当的人,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人。她相信更坚信她培养的孩子会把她的坚持与努力传递下去,把她的责任担当传递下去,在各自岗位上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华民族留下激昂的力量。

采访感想

刚看见杨老师时,就被她的气场震住了:一身常服,一副黑框眼镜也抵不住她雷厉风行的气质。刚看见我们,就仿佛已经知道我们的来意。

我们聊的很投机,杨老师很乐意与我们分享她做党员时的所思所感,并很认真的回答我们的问题。

采访时,我们感到十分的惊喜,因为我们看到了杨老师的另一面:一个善良温暖爱学生的老师。她对于自己的荣誉很少提,却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跟学生相处的故事。

她认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很重,因为孩子的一生是不可逆的,老师的教育方式可能就会影响到他的一辈子。她让我们又一次明白了什么是教书育人。

此外我们还从杨老师的访谈中学到了关于责任与担当及对优秀的追求等,这些都是指引着我们青少年奋斗拼搏的精神食粮。


杨艳婷  采访合照_副本.png


供稿:麦子玥 吴千卉
审核:钟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