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按照相关规定,我校正式更名为“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开始了独立办学的新元年。
近日,针对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我校创办人莫道明教授和新校长彭建平接受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访,回应相关情况。他们表示,未来会更好地维护此前和广东实验中学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将继续发扬我校原有的成绩和优势,进一步推进学校高水平、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建设“百年名校”奠定坚实基础。(以下文字节选自《羊城晚报》)
把天省建成百年名校
天省创办于2004年,由广州昊源集团与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合作办学。
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 “公参民”学校,要么转为公办学校,若继续为民校,须在名字、教师、财务、招生、行政、办学等方面切割与公立学校的关系。
天省选择继续民办学校道路,去年更名为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原省实的师资也逐步退出。
天省创办人莫道明表示,天省经过与省实18年的合作与发展,已经到了“成人”的时候,“学校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发展体系和传统,省实的退出,将推进学校更快发展,独立运行。”
莫道明强调,18年前开办天省的初衷就是为圆教育梦,“天省用地约100亩,是20多年前买下的自有用地,没有租金压力。学校创建之初,没有6个年级同时招生,而是从初一开始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升上来,6年形成6个年级,我们没有急功近利去为了赚钱,而是真正想办一所好的学校。多年来各方找上门想合作办学,我们坚持做好这一所学校、做好自己的品牌。天省的目标是成为一所百年名校。”
彭建平出任校长
近日,天省迎来了新校长彭建平。
彭建平表示,来到天省后将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在“天省质量”的字眼里不仅有好分数,还有各类丰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更有师生的生命成长的质量。会和老师们一起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努力创造适合每个生命自然生长的教育环境,培养勇于追求生命独特价值的智慧型人才。让学校给每一个孩子都带来幸福和希望,让每一位师生都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时刻充满激情,成为幸福生活创造者和美好社会建设者。
彭建平表示,将优化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建设好“场馆空间、创客空间、智慧学习空间、网上虚拟空间”四大空间,打造混合式学习系统。加快建设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高端实验室、教学场。科学建构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优质良品。建设“三层八维”的学校课程体系,梳理提炼天省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丰富教学内容。
同时,借力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建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线上—移动—线下”的学习方式。建立“天省(xing)课堂”课源和教学模式。
莫道明教授(右)和彭建平校长(左)
未来如何吸引生源?提升服务
“公民同招”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摇号入学、不能考试。对于民校来说,入口,不再有生源优势;出口,与公办学校一样面临中考;学费,却是几万甚至十几万。民校的教育特色是什么?与公办学校有何不同?靠什么吸引学生和家长?这是每所民办学校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此,天省的答卷是什么?莫道明表示,在办学决策方面,学校有一定优势。“投入上,学校不吝啬且决策路径短。”莫道明举例,“最近校园硬件改造升级以及跟大学合作的实验室,三五天就做出决策、拨出经费投入执行。”
“师资方面,民办学校不受编制限制,按需用人、淘汰机制灵活。”莫道明介绍,目前天省的专职教师全部本科化,其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了50%。各学科都有“带头人”。师资待遇更加灵活,按劳取酬,“待遇高的高于公办,低的低于公办。”
彭建平强调,为了增强学校吸引力,天省正在探索创新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学校的服务性。
“我们将以‘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服务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于老师在学校里的教育教学,服务于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彭建平表示,学校将通过各种方法,让管理者、老师无限地靠近学生,听见孩子们的需求、对教育的呼声。
学校将打破班级、年级的局限,克服班级授课制标准化、齐步走弊端,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学习速度学习。以服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任导学者、助学者、促学者、评学者;以体验为中心,在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此外,将加强学校援助中心,“目前中心有10个医生,其中4个心理医生,6个值班医生。”未来援助内容不仅是心理援助,还包括家长和学生的各种困惑援助。给家长、学生和整个家庭提供倾诉、倾听、解决问题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