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青春向党|校园里的护苗人——访我校优秀党员教师张昭凤
发布日期:2022-04-07

学校办学以来,先后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爱生育人的优秀党员同志,他们的工作业绩显著,学生爱戴,同事认同。

学校党总支、团委组织一批入团积极分子,对这些优秀党员同志进行采访,听取他们讲述心中的榜样,记录他们受榜样积极影响的生动故事。


3.jpg

学校总务处主任,有线通讯助理工程师,广州市优秀民办教育工作者。2005年到校工作至今,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赤子之心报国志,三十七载风雨同

一见到张老师,他就“责怪”我们中午不休息却来采访他。走进总务仓库,入眼的是一箱箱的物资和两张在角落的简朴办公桌。办公室不大,却干净利落。张老师细心地搬凳子,将我们当做他的客人对待。这一言一行马上使我们心中的张老师的形象变得亲切起来。

当张老师说出自己的入党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九八五年,我们都十分惊讶。那一刻,张老师满脸洋溢着自豪。以前,张老师是一名军人,回忆起当军人的时候,张老师说:“在军校读书时,有一门课叫‘军事地形学’,深更半夜时,拉你到深山老林放下,要你根据天上的北斗星找到一个设定的目标,取回东西,然后原路返回。那时很紧张,还有点恐怖,记忆十分深刻。”自己是军人,理当奋勇当先,为国家奉献。就是抱着这样的赤子之心,张老师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张老师认为自己已经不只是一位普通人,要时时刻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履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员义务。自从2005年来学校工作后,张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始终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丝不苟地做好后勤工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服务。每天,你总能在校道上看到四处检查的张老师,那忙碌的身影时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为了能及时排查校园各处的安全隐患,张老师每天的步数都超过两万步,常常三万多步。

当我们问起是什么使张老师坚持在学校工作十六载时,他毫不忌讳地说,对小我,首先是为生存,也要为自己工作的成绩奋斗。张老师的坦率更增加了我们对他的敬爱。其次对大我,作为共产党员,要响应国家的政策,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已有三十七年党龄的张老师,时至今日,仍在为国家为我们党的教育事业贡献。他怀着一颗热爱工作的赤子之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为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2.jpg

(张昭凤老师,每天不停穿梭在校园,排查安全隐患,日行两万步以上。)


朝乾夕惕莫回首,笃行不怠跟党走

“往前看,遇到困难就向前看吧!”张老师如是说到。

张老师一直担任我校的总务处主任。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岁月在张老师身上留下痕迹,手上的茧、脸上的纹都无声诉说着张老师十六年如一日的坚守。校园的一角一落都留下过张老师的足迹,道旁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张老师的辛勤,只为了给学生和老师们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那时学校建校不久,设备不够完善,会经常有设施故障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机器进行维修。在黑夜,只有一把手电,维修一个大机器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燥热的夏夜,仅是静坐都能汗流浃背,更何况要打着手电,去维修一个又一个机器,去排查一层又一层的故障呢?心中不由得升起对张老师的敬意,我们的和谐安宁都是有人在默默付出。谈及此,张老师的语调中全然没有一丝埋怨,隐隐流露出的是为学校做出贡献的骄傲和对学生老师关心的温情。

“我最佩服的党员模范是禤锦科老校长,是个很高尚的人,对党的教育事业很忠诚的人,对老师很关心的人,对学生很关爱的人。有一次一个学生没有考好,在校园里散心不愿回教室,老校长不顾年事已高,亲力亲为,带着我们满学校寻找,费了很大功夫终于找到,这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不难想象,年事已高的老校长打着手电,在偌大的校园里带着众人苦苦寻觅,光是夜里的寒风和漫长的路途就令人难以忍受,更何况老校长?上至学校建设方案,下至学生的心理发展,老校长无不亲力亲为,身上折射出的是党员的光辉,寄托的是前辈对后代的淳淳教诲。张老师眼中流露出无尽的钦佩和尊重。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教师,张老师始终以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时刻鞭策自己。为党员,他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教师,他润物无声、晨竞夕厉,尽职尽责护校安。

心中理想如不熄火苗,燃烧胸腔中的那颗赤子心,化作无声的奉献和不言的温暖。


心怀党恩勿忘耻,不负韶华勇拼搏

“想要成为一名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党员,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情怀。”是的,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是千千万万优秀党员崇高的追求。张老师对自己的这份要求始终坚定不移。

现实中总是充满着困难与艰辛,但张老师认为哪怕有再多的不如意,也应该要坚守自己的情怀与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甘愿奉献出自身一切的伟大爱国精神。

  “身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青年,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你们的期望!”这是张老师对同学们最真挚的寄语。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大多数过着富足的生活。而这幸福美满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用辛勤与汗水换来的,是无数革命战士用鲜血甚至是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勿忘国耻、不负韶华,坚持努力学习,积极向党靠拢。在长大之后,尽己之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党、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4.jpg

(2018年台风“山竹”过后,校领导们率先回到学校,对校园各处进行安全排查,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右一为张昭凤老师。)

 

采写学生心得分享

采访完张老师,感叹、钦佩、尊重交织在心底。

张老师的一言一行诠释着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我们逐渐明白:成长的路上终会荆棘遍布,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向前看,没有什么能挡住前进的步伐。每一个困难和挫折都是前进中的良药,虽苦口,但利于成长。

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青年,我们应不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要接好时代传到我们手中的接力棒,沿着先辈的足迹,不负韶华,将青春奉献祖国,用青春书写华章!


5.jpg

(李潇莹、刘雨馨、李承骏同学采访张昭凤老师)

 



供稿:初中2020级13班李潇莹、刘雨馨、李承骏
审核: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