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记我所敬佩的党员模范陈耀汉同志
发布日期:2022-03-22

2021年与陈耀汉老师合影.jpg

钟民同志(左)2021年与陈耀汉老师(右)合影


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我渴望做一名好老师,并且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与热爱教育。

因为我从中学读书开始就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所以高三我报考了师范类大学,最终被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录取。1998年我大学毕业,毕业前的同年4月我被计算机系总支部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1998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应聘进入广东实验中学工作,从一个年轻的、有冲劲的信息技术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一年后我转为了中共正式党员。我的教学师傅是陈卫平老师,他严谨、认真、敢于创新的教学风格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引领。因为陈卫平老师的工作业绩与在广州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会的名望,偶尔陈老师会跟我提到他的一位老朋友——培英中学的陈耀汉老师也是一个“工作狂人”,他的课学生很喜欢。于是,我记住了陈耀汉老师的名字。陈耀汉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工匠气质与奋斗经历深刻地影响着我。

2000年在一次越秀区教研活动上,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计算机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陈耀汉老师给越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做了一次生动的讲座。在讲台上,陈耀汉老师讲了他的很多教育故事与生活趣事,他重复最多的就是“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讲到他为了能给学生推广学习崭新的电脑课程,自己“摇身一变”从一个物理专业的老师考取了计算机本科学位;为了能让学生彻底地爱机房,他把机房重新改造成可以让学生每周进行冲洗、清洁的地面;为了做好自编的计算机教材,他可以360多天(除了春节前后几天)都“泡”在电脑室里研究;有一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想提提神到运动场跑步,引起了学校保安的“追查”等等。那一次,是我第一次认识陈耀汉老师。看着陈老师激情洋溢、幸福满满的面容,听着陈老师奇特、有趣的教育故事,在座位上的我被深深吸引了,仿佛看到了一位全身闪耀着光芒的人民教师,那是我必须努力追随的标杆!而因工作的原因,我也可以在若干年后成为了陈耀汉老师的同事,可以更好向陈老师请教、学习。

陈耀汉老师非常喜欢琢磨工作上的事,还喜欢自己动手,说那是毛主席提倡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陈耀汉老师年轻时曾在工厂里做过工人,后来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2年,陈耀汉本科毕业后先是进入广州市培英中学工作。当陈耀汉老师得知培英中学准备在区内率先打造标准物理实验室,作为中共党员的他主动向校领导请缨不做物理老师,要做专业的物理实验员,接下改造物理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从此陈耀汉老师一个人一头扎进改建工作中,从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到线路铺设、设备安装调试都亲力亲为、乐此不疲,经过几个月的日日夜夜,一间焕然一新、功能齐备的新型物理实验室出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几年后,培英中学考虑未来几年要率先投入建设当时在广州的中学甚至大学里也极为鲜见的、非常先进的大型计算机室和电教室。陈耀汉老师觉得这是响应党中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号召,让学生们尽早学习正在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科技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大好机会。于是陈老师再度请战,接下这个光荣且“特殊”的任务,表达一定会高质量建好一间电脑室和电教室,将来还要做计算机老师。陈耀汉老师说干就干,天生好琢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他利用周末、寒暑假一次次跑到中山大学微机研究所、广东省计算机厂求教,到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书籍,写下了10万多字的笔记。1986年,陈耀汉老师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考取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大专起点本科函授学习班。经过两年多的业余时间进修,1988年,陈耀汉老师最终取得了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和理学士学位,成为一位耀眼的、拥有双学位的中学教师!1993年,陈耀汉老师带着几个年轻老师,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次升级,最终完成了达到当时省一流水平的、美观先进的微电脑操作室、计算科研室、计算机辅助校务统计室建设,投入到学校计算机教学、课外活动和学校管理工作中去。


陈耀汉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水火箭.jpg

陈耀汉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水火箭


学生们都对“神奇”的电脑和先进的电脑室非常向往,纷纷报名参加电脑兴趣班学习。陈老师定下了规矩,热爱到电脑室学习的同学必须在学习之余为电脑室“做贡献”——爱护电脑设备、搞好机房卫生。而传统的电脑室都是地面安装隆起的防静电地板,便于地板下走电线和网络线路,且防静电地板比较“娇贵”,不能长期泡水,电脑室的清洁比较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陈耀汉老师早有“对策”,早在建造电脑室设计阶段,陈老师就创新地提出了只要线路铺设合理,可以不使用昂贵的防静电地板,而利用原有地砖地面,根据电脑桌的布局位置开槽埋管,电源线和网线分别穿线走管到电脑桌面位置不外露。而当时陈老师一改电脑机房横列座位式布局,自己画图设计,自行购买钢材,自己切割焊接,做成了独一无二的六台电脑一组、共十张的花形电脑桌。偌大的计算机课室摆放了十朵如盛开的鲜花的电脑桌和六十台先进新型计算机,并且还亲自为课室的白墙涂上天安门城楼和飘扬的国旗,场面令人振奋。因为电脑室采用不外露线的地砖,平时可以放心地让学生冲洗地板、整理电脑桌椅。按陈老师地说法,如果学生喜爱上了电脑课,他就会甘愿为电脑室的卫生付出,保持电脑室的美观整洁,这就是“爱屋及乌”。陈耀汉老师就是凭着一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热爱与投入,1994年,电脑室等专用室改造项目获得白云区“自行设计、改造中等学校计算机综合实验室”优秀奖。

“你只要做喜欢的事,什么都不觉得苦”,陈耀汉老师如是说。2007年,陈耀汉老师受聘到天省,任信息科科组长,根据工作需要主动申请任教高中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物理课。陈耀汉老师再次把一直以来的艰苦奋斗、变废为宝、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学校。陈耀汉老师觉得培养学生们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对科学的尊重态度、对学习的实践态度非常重要。后来,陈老师曾对我说过:“培养孩子们的‘工匠精神’需要在每一节课堂与实践过程中落实。”所以陈老师要打造“原生态”通用技术实验室。学校非常支持陈耀汉老师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同意陈老师主动提出的“自己动手建满意的实验室”的请求,让陈老师自己“捣鼓”。陈耀汉老师心目中的满意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是如何的?陈耀汉老师提出几个独特的要求:一是实验室地面只保留水泥地板,不铺地砖,理由是水泥地板耐脏、清理简单,不怕重物跌落砸烂,这样学生才敢“毫无顾忌”动手实践。二是实验桌子自己画出尺寸图找厂家订做。两米长宽的方桌,桌面用厚厚的平整实木板可以耐钉锤加工,桌子铁脚架方正结实好坐,理由是桌子要够宽大、厚实、耐捶打,可以在桌面上灵活安装小型台钻、台虎钳、迷你桌面切割打磨机。三是在实验桌子台面中间装上常用工具支架钢板。这个工具支架是陈老师暑假找一批初二学生回校指导他们设计、制作和装配的。学生们把常用的老虎钳、尖嘴钳、手锤、扳手、手持钢锯、多号的螺丝刀、不锈钢直尺等合理错落布置在立式支架钢板上,固定焊好每个工具的固定支点钉,并非常细致地按照摆好的工具用红笔画出工具的外轮廓线,理由是每个学生在用完工具后必须自行按位置将其归置,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且老师巡查时一眼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出支架上缺了哪件工具。四是自己做储物架,利用废旧金属支架或自己焊制铁储物架,高储物架放置陈老师平时在学校里收集的大件废旧零件和材料,矮层储物架放置各规格的螺丝、螺帽、螺杆、钢钉、胶水等小型零件和物件,非常合适和整齐,理由是自己做用得顺手,学生在规整的物料箱很容易找到所需零件,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在实验室墙上四周张贴大国工匠的人物宣传画、实验室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指引等,理由是让学生时刻以具有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楷模与名家工匠为榜样,时刻牢记操作安全规范与管理制度,看得多记得深。陈耀汉老师自己用了一个暑假,叮叮当当“捣鼓”出了这样一间实验室。陈老师自己打造的通用技术实验室装修非常普通(或者说根本没有美观的装修),也没有成套美观、鲜艳的实验台桌椅与劳动工具,但在听了陈老师的布置思路与理由,我不得由衷感受到陈耀汉老师打造的是一间让学生真正愿意动手、敢动手、能动手,并能在工作实践中养成“优质工人”劳动习惯的实验室。2019年省市有关专家来校参观指导工作,当参观到陈老师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时高度赞赏陈耀汉老师教育思想中闪烁着“真实、贴切、实用”宝贵品质。这是时刻把学生的学知识与学做人、学做事的教育装在心里的陈耀汉老师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实践,所以每一次我到陈老师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时都会加深一次这种感觉。


陈耀汉老师指导学生准备科技节无人机表演.jpg

学生在通用实验室积极准备科技节无人机表演


陈耀汉老师的心态非常年轻,思维非常活跃,非常喜欢出好玩的点子,也喜欢自己动手去实现。陈耀汉老师非常推崇大国工匠,他认为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要激发学生愿意钻研、愿意创造、愿意奋斗的创新精神,所以他在实验室里布置了鲁班、张衡、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大国工匠的画像,也在窗户上张贴了以往指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活动场景。我平时有空会经常到陈耀汉老师工作的通用技术实验室逛逛,左看看右看看,请教陈老师一些新发现,陈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拉着我给我详尽介绍各种“新鲜”玩意儿。有一次,陈耀汉老师把我带到正在指导学生制作的广州塔模型前,从工作台上拿起了一把形状奇特的工具给我看。这是一把用铝质角铝条加工的切割工具,可借助手持电钻快速进行圆形薄铁片的切割。陈老师说,他在指导学生制作广州塔塔身配件时发现学生为了裁剪出环形的铁片时,很多学生从数学老师那里借来教学用大圆规在铁片上画两个同心圆,然后用美工刀费劲地沿着圆的痕迹切割出形状。切割的过程非常容易出错,或者割得不平滑、不平整。陈老师看在眼里,苦思了两天,寻思能改进加工的工具和方法。陈老师在草图上反复绘制图案,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案:用一定长度的角铝条,中心钻大孔,放置尖头的圆心定位的长螺杆作为圆心转轴;从中心开始向两端每间隔1厘米钻出一排小孔;用角铝裁切并磨制出四支相同规格的切刀,分别焊上小螺杆。使用时先用尺子量出从圆心转轴尖端到指定长度的小孔中心距离作为外圆和内圆的半径距离(精度到1厘米)。将切刀刀片的螺杆分别安装固定到相应小孔上;中心螺杆安装到手持电钻头上。制作时,以中心螺杆在需要裁剪的薄铁片上定圆心位置后,启动电钻机,刀片就会沿着圆心快速旋转出两个圆形轨迹,这样就可以在薄铁片上轻松切割出一个漂亮的环形;如果只在同等距离的小孔安装2支切刀,旋转后切割出来是一个圆形。这个工具发明出来后,用过的学生都向陈老师伸出大拇指点赞,牛!抚摸着这把特制的工具,听着陈老师得意的陈述,看着陈老师满足、幸福的神情,我终于理解陈耀汉老师经常说的,“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就是一个老师幸福感的来源;把对教育工作的爱,转到对学生教育的爱,就是一个好老师的标记。”陈老师还给我展示过以前上物理课、通用技术课制作的很多可以操作的大型教具模型,如非常直观、形象和动态演示的电容器模型、汽车离合传动模型、差速器模型、万向轴模型等。这些充满灵性与吸引力的教具折射出陈老师潜心钻研、生动教学的智慧,令我受益匪浅。

在陈耀汉老师身上,我读懂了“热爱教育”的职业追求,读懂了“为学生发展负责”的职业要求,读懂了“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培养大国工匠”的职业幸福感与使命感。正是陈耀汉老师的言行让我懂得要科学引领学生的创新发展,做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好老师。


70多岁的陈耀汉老师在2021年6月再次“退休”。离别时我作了一首诗送予陈老师,陈老师喜欢游泳,也特别敬佩毛主席,喜欢毛主席的诗词。


翘首赠陈老  

将军不怕远征难,

跨我昆仑登六盘。

物尽其用乐无穷,

环顾皆是可用材。

奇思妙想定乾坤,

能工巧匠入梦来。

漫江碧透翔浅底,

中流击水多惬意。

莫笑老儿多壮志,

曾是风华亦当时!


供稿:钟民
审核:钟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