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跨学科教学:当诗歌遇到绘画
发布日期:2021-06-23

诗与画是一对相融一体、密不可分的联通艺术。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多诗歌作品都十分具有画面感,能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提升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校初中语文备课组尝试跨学科教学,开展“诗配画”活动,组织学生用绘画表现诗歌丰富的内涵,展现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初二(3)语文老师张晶表示,“诗配画”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的,大家积极性很高,完成度也相当好,以后会继续推进创新性教学方式,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诗配画,就是一场诗歌的大“绘”:一诗一画,一情一景,或恬淡素雅,或浓墨重彩,带给人的是一种美不胜收的美感体验。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还受到媒体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雎  

初二(3)班 黄光利  指导老师:张晶


210623诗配画04.jpg

创作心得:于我而言,《关雎》是一首充满着爱情的向往并且十分浪漫的诗。内容单纯,一个君子对一位淑女的追求。照应内容,插画的色调亦是暖色调。画中淑女温文尔雅的姿态,内心已被君子的琴声吸引,君子甚是怡然自得,神情上不禁流露出欣喜。烈焰般的关雎,一旁衬托出君子对淑女炽热之爱。(黄光利)


210623诗配画02.jpg

被《现代中小学生报》刊登


二、金色花

初一(4)陈映彤  指导老师:朱冉

210623诗配画01.jpg

创作心得:这幅插画画的是泰戈尔所写的《金色花》中的一个片段:“当你吃过中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盖上时,我便要投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这头在你所读的地方。”以儿童的视角用金色花写出儿童的天真可爱,突出母亲温柔沉静的特点,表达孩童对母亲的亲昵、热爱。(陈映彤)


210623诗配画03.jpg

被《现代中小学生报》刊登






供稿:闫云卿
审核: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