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同学们心中,培养人文氛围?初二年级各学科的实践活动,带你探寻答案。
物理:点“亮”中秋节
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灯笼,这不仅是将物理学科中“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思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是对节日习俗“扎灯笼”的一种创新与传承。
同学们精心设计灯笼样式,结合电学知识自主拼装电路,让传统文化和物理知识随着灯笼一起“亮起来”,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动手乐趣和文化碰撞带来的独特魅力。

语文:猜灯谜,对诗句
传统文化月恰逢中秋佳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除了赏月、吃月饼,还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呢?
在假期前,语文科老师们精心地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场“睿智的文字盛宴”,有趣的灯谜、优美的诗词......让大家在欢快的游园活动中,感受节日气氛,体验传统节日习俗,学习传统文化。

历史:演讲大赛
“继承历史传统,弘扬中华文化”演讲比赛在电教室拉开序幕,林智恩副级长、初中历史科组长刘洁玲老师及初二全体历史老师担任本次大赛评委。
选手们落落大方,演讲内容各不相同,如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传统工艺和节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传统美德......选手们的精彩演讲激发了现场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思考。

道德与法治:主题手抄报
利用课余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了中秋主题手抄报。经过同学们的分工协作,用心绘画,最后呈现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拥有浓厚中秋元素的手抄报,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在收集资料和素材过程中,同学们还对中秋的习俗、来历、神话传说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能尝试亲自体验中秋的传统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浓厚气氛;更积累到了许多千古名句,使中秋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让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学科实践活动的形式,融入生活,走进每一位师生的心里,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