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属学校为全体教师进行心肺复苏与除颤仪(AED)培训
发布日期:2020-01-18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2019-12-12  

 

  中国教育在线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源性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定时炸弹”,而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搏骤停引起全身严重缺氧,心功能突然丧失,4~6分钟后即可对脑部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值得庆幸的是,心搏骤停不同于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复苏措施,病人生命有希望被挽回。


  

为进一步扩大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和AED项目的知晓度,提升教职工面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的能力与信心,12月3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属学校请来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人员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心肺复苏与AED操作专业培训。

  讲座开始前,学生家长万绵水先生向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属学校捐赠了一台除颤仪,并在致辞中表示:生命安全无小事。掌握一定的应急救护知识和专业仪器的使用方法,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备的能力。希望大家一辈子都用不上它,但是如果真正遇到突发情况,它可能让你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江秋明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表示感谢。
  随后,专业人员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心脏骤停及其发生概率、抢救的最佳时机、正确的施救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借助模拟人教具为大家示范了胸外按压的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专业人员表示,其实心脏骤停并非毫无征兆,快速积极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尤其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的及早介入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极为重要,每提早一分钟除颤,心肺复苏的成活率可提高7%至10%。然而,很多城市的商场、车站、机场、高校、诊所等公共场所都配备AED等急救设备,但除了政府部门试点启动的AED,这些“救命神器”使用率几乎为零。为什么?很多人根本不会使用!最后,他借助模拟人教具为大家演示了专业AED的使用方法,并提醒大家:预防为主,学以致用。拯救生命,无处不在。


(捐赠仪式)
  培训结束后,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有老师表示,以往更多时候是在电视上看到这种抢救技术,但实际情况中并没有真正参与实践过,当身边有人真的出现心搏骤停(猝死)时,只知道赶紧拨打120,但并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应用心肺复苏术和AED去抢救生命,今天又学习了一门急救技能,感谢学校提供了此次培训活动。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陈英说,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虽然我们无法阻止其发生,但却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为脆弱的生命抢得珍贵的主动权。广东实验中学天河附属学校历来注重生命安全教育,不仅定期邀请专家团队为师生们普及相关知识,而且“CPR应急救护大赛”已经成为学生生命教育的传统项目,深受师生欢迎。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师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提前储备各种抢救知识,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挽救他人生命。



(精彩讲座)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闫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