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广东实验中学与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南山班联合培养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5-04-02

       3月31日,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与广州天省实验学校(简称:天省)就深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建立常态化培养机制,在广州天省实验学校设立“南山班”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研讨会上两校领导商定:从今年开始,省实在天省高中部设立 “南山班”,全面联动省实“南山”课程体系,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工作。同时,支持天省实施 “初高中六年一体化贯通培养”,在天河、从化校区初中部同步推进。开设科技创新、数理学科、人工智能、信息科技等早期培养课程,以 “阶梯式选拔+个性化辅导” 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储备后备力量。

      启动仪式上,广东实验中学向广州天省实验学校授予“南山班联合培养”牌匾。出席启动仪式的有: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副校长黄涛、中山四路校区负责人黄冬玲,广州天省实验学校理事长莫道明、校长彭建平、副校长潘浩、陶有宏等校领导及部分师生代表。


image.pngimage.png


二十年携手同行:传承合作基因,共育教育硕果


      自2005年开启办学合作以来,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与广州天省实验学校(简称:天省)始终秉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资源共享,共研共建课程资源、师资交流互动、学生培养互助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天省作为省实联盟的核心成员校,历年来教学质量优秀,每年中考有近四成学生达到或超过省实高中录取线。高中先后有6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近四成学生进入985/211和双一流大学深造,有八成的学生能进入到优质的大学(特控线)深造。在全市普通高中(含省市属)里名列前茅、在民办高中里名列前2名。虽然2022年因为政策的原因我校从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更名为广州天省实验学校,但校名的更改没有更改我们共同合作的初心,也没有更改两校深度教学研究和共育时代新人的初心。长期以来两校从“双师课堂”的远程互动到“拔尖学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实践落地,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到跨校教研共同体建设,两校以教育初心为纽带,共同书写了一段校际协同发展的典范篇章。


image.png



设立“南山班”的使命:以创新之名,答时代之问


在天省高中设立“南山班”。两校“南山班”学生实施“同课程体系、同教学资源、同教学研究”和“共享优秀师资、共享教研平台、共享拔尖辅导”的“三同三共”联合培养模式。“南山班”的设立,承载着三重新时代教育使命:  

1. 传承精神火炬。以“南山”为名,既是对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追求卓越”精神的致敬,更寓意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的新时代栋梁。  

2. 突破育人边界。通过构建“一核双翼”培养体系(以创新素养为核心,以跨学科课程与科研实践为两翼),打破传统学段区隔,实现初高中贯通式培养。  

3. 深化协同机制。在两校联合教研、师资流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探索“双导师制”“课题共研制”等深度合作模式,打造大湾区基础教育协同创新的“试验田”。


 image.png



创新培养路径:打造四位一体育人生态


1. 课程共建。开发“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挑战课程”三级课程群,建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特色实验室,实现两校课程资源云端共享。  

2. 师资共育。推行“教师发展双聘制”,组建跨校学科攻关团队,定期开展联合备课、同课异构、科研课题合作。  

3. 学生共培。实施“研学联合体计划”,通过学术夏令营、科研项目双选会、跨校学术擂台赛等活动,构建学习成长共同体。通过“阶梯式选拔+个性化辅导+项目化实践”,构建“基础班---提高班---集训队”三级培养体系,强化“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能力,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4. 评价共进。建立动态追踪评价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发展轨迹,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


 image.png


携手南山,共育英才。我们将会通过“南山班”的实践,实现三年内培养一批在国内外科技创新赛事中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打造跨校名师工作坊,培育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双校协同育人标准”,为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范式。


供稿:邓慧美
审核: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