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黄旭华班”设立仪式在学校报告厅举行。黄旭华院士女儿黄峻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张清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一级巡视员劳帜红,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普及部部长吴仕高,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政军,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创办人、理事长莫道明,校长彭建平出席本次仪式。仪式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秘书长卢育辉主持。与会领导与嘉宾为天省“黄旭华班”揭牌,并为黄旭华院士铜像揭幕。现场师生共同见证这重要时刻。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黄旭华班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命名。学校开设“黄旭华班”旨在通过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成长,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精神。这是我校继“张景中数学实验室”“华工—天省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导师制计划”后,再次创新育人模式,实行初高中贯通制和大中学一体化联合培养的重要行动。黄旭华班招收具有突出数学、物理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中学生。采取初高中六年一贯培养,超小班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数理特长,兼顾人文与科学教育,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育未来的科技栋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张清杰表示,在天省设立“黄旭华班”是黄旭华院士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具体行动,也是广东院士联合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实践。希望天省“黄旭华班”能够成为培养科学领域先锋力量的摇篮,培养更多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拔尖创新人才,助力中国的科技进步。
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创办人、理事长莫道明表示,黄旭华班在天省设立将为更多热爱科学,在数学、物理、科学方面有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平台,让学生对前沿科学、学科知识有一个高阶的认知,并开始去探索、发现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天省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学生传承科学家精神,培养出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自信、有毅力、有担当的新一代强国少年。
仪式结束后,黄旭华院士女儿,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武汉广播电视台编导黄峻博士为师生作了《我的父亲黄旭华》专题报告会。分享了父亲黄旭华院士一辈子为国家“深潜”,隐“功”埋名三十载的故事。一张张老照片述说着黄旭华院士和无数科学家、科研人员无怨无悔献身核潜艇事业的奋斗历程,也映照着这位“中国脊梁”的爱国心报国志。黄峻博士还向同学们传达了黄旭华院士对学子的期许:“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请大家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听党话,紧跟党走,要有理想、有本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希望同学们在科学领域里,要敢于质疑、不断求新、敢于担当,要与时俱进、永不知足。
讲座最后,彭建平校长和学生代表赠送给黄旭华院士《天省学子写给黄旭华爷爷的信》和原创作品《梦想起航》,并请黄峻博士代为转交;还向黄峻博士赠送了亲自设计纪念品。黄峻博士为同学们写下了寄语卡片,鼓励同学们传承科学家精神,努力学习,为理想奋勇拼搏,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办学以来,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坚持“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校本课程理念,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未来,学校将以“黄旭华班”的设立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与实施途径,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新闻网、广东科技报、中国教育在线、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14家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对广州天省实验学校设立“黄旭华班”进行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