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是学校的“一号工程”。在学校的全力支持和培养下,天省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快速成长,在各种级别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充满热情,潜心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到充满激情和幸福的教育。
杏坛竞芳结硕果
近日,在天河区第十五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小学组)中,天省青年教师们精心备战,各学科组集思广益,为参赛教师开展一系列的评课磨课活动,秉持追求“用细致创极致”的精神,在比赛中斩获佳绩。我校共有32位老师获奖,其中黄洁鹏老师获得特等奖及“教坛新秀”称号,高梓硕、张凯旋老师获得一等奖,7位老师获得二等奖,22位老师获得三等奖,13位老师晋级广州市赛。
获奖情况:
特等奖及“教坛新秀”:黄洁鹏
一等奖:高梓硕、张凯旋
二等奖:刘媛、贺伊然、叶青、黄国君、张越巧、李璐、何敏沂
三等奖:叶梓茵、虞可欣、赵忠峤、刘芳芳、唐燕琴、林秀萍、吴玲、苏美琼、温友红、唐晓欣、陈晓泰、代悦、朱兰英、黄宝仙、何峰、杨艳婷、肖丽敏、杨丹、梁春严、凌月明、方乐欣、袁雅芳
晋级广州市赛:黄洁鹏、贺依然、刘媛、高梓硕、张凯旋、李璐、朱兰英、代悦、何敏沂、莫海珠、王紫颖、黄国君、袁雅芳
新星匠心谱芳华
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天省的青年教师们犹如春笋新竹,蓄力扎根,蓬勃向上,在各自的领域独当一面,独树一帜。黄洁鹏、高梓硕、张凯旋老师在本次大赛中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卓越能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成长妙招吧!
潜心育人,终生学习
个人介绍:黄洁鹏,高中生物教师,广州市高三生物中心组成员,天河区命题组专家库成员。高三教学经验丰富,连续5年担任生物教研组长;2届高三毕业班班主任经验,班级均超过1/3学生被华南理工、华北电力等双一流院校录取。曾被评为天河区“骨干教师”、天河区“教坛新秀”,曾获得天河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
做一名让学生认同的老师,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老师。基本上,教师都会经历“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的阶段。年轻的老师确实会有强烈的专业发展忧患意识,曾经的我也不例外,但是焦虑之余应该给自己树立信心,而我们的信心一部分则来源于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同样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在此也感谢曾经的学生喜欢稚嫩的我们。“关注学生”阶段我觉得不仅指的是教学的设计应该从“学生如何学”入手,以终为始,更应该关注“学生如何成长”,激发学生以感恩的态度看待生命,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如何将更新迭代的新理念、新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如何针对不同的学情调整教学内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觉得除了通过理论学习等形式吸收各领域专家的要领,还应该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寻找自我发展的途径。比如通过申报各级课题内化自己,通过公开课磨炼自己,通过主题分享讲座提升自己,通过竞赛强化自己。
于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帮助学生扣好人生中第一颗扣子的同时,本身我们也在完善自我,就像于漪老师说的“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于人生,总会有人无缘无故阻挡去路,但是破土而生,法律和道德的光芒会带来公正!
走近学生,理解学生
个人介绍:高梓硕,初中数学教师,现任初三学部副主任。曾被评为天河区毕业班先进工作者、广东省“YMO”青少年数学思维研学交流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曾获得天河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数学组一等奖、天河区中学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三等奖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从2016年来到天省到现在已经7个年头了。还记得刚站在讲台上的胆怯,连说话都要思索再三,曾很多的时候在深夜默默地练习演讲。为了能把班会课、数学课上好,每次其他老师上课我都要去听一听,看看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是如何上课,如何跟学生互动的;对于班会课,我最喜欢打听其他班级的老师讲些什么,为什么要讲?如何去讲?慢慢地我懂得了课堂的真谛,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地去探索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多跟其他老师交流经验、查阅更多的资料、去更广阔的平台学习。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当老师们想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有个习惯就是很喜欢每天早起看一会手机里面的新闻,这些都成为了我了解这个世界和发现社会百态的渠道。有些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与学生产生代沟,往往就是学生的认知层面与教师的认知层面无法达成一致,并且随着年龄差距的产生还会出现巨大的偏差。因此与时俱进成为了我能走近学生的必修课。当我与学生一起讨论近期发生的一些社会性事件时,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的想法和价值观,我和我的孩子们也能在这种讨论中达成价值观的一致,慢慢地从这些大事小情中走近学生,从而更理解学生的想法,成为他们心中举足轻重的老师,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也能从中得到现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让我更懂得这个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仁爱之心,进取之心
个人介绍:张凯旋,初中数学教师,天河区初中数学八年级中心组成员。曾被评为广州市第七届初中数学“十佳青年教师”,曾获得“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优秀课例、广州市讲题比赛一等奖、天河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
多年以前,大学毕业刚走上讲台,面对教室里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决心成为能够带给学生希望与幸福的老师,成为家长放心与信任的老师。在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工作的7年中,我跟随着身边优秀的前辈们修炼教学基本功,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加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初心与信念。
教育是爱的事业,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要会爱,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工作中的各种挑战,让我对教学、育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也为我积累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例如线上教学期间,学生在家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有所下降,我根据班级学情以及学生个性特点,设计丰富全面的班级网课实施方案和班级活动挑战赛,以调动班级同学的网课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网课课堂参与度,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相长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义。繁忙的教学和管理之余,我从未停止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脚步,在天河区第16周数学学科线上教研中,承担了关于“网课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发言分享,获得了全区同仁的一致好评。掌声与荣誉固然振奋人心,但更重要的是过程中所积累和收获的经验。我更加确定地告诉自己:只有不断地充盈自己,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够从容应对教学上的各种挑战,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教师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开展研修培训、参加各种级别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为青年教师教师教学教研交流和成长平台,激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通过教师“十二项修炼”、教师生涯规划的“六个1”等,助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力造就一支研究型、专业型、成长型、幸福型的青年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