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青春向党|
—— 关于树的故事——访我校优秀党员教师王双
发布日期:2022-11-14

      学校办学以来,先后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爱生育人的优秀党员同志,他们的工作业绩显著,学生爱戴,同事认同。学校党总支、团委组织一批入团积极分子,对这些优秀党员同志进行采访,听取他们讲述心中的榜样,记录他们受榜样积极影响的生动故事。

640 (2).png

      中学体育一级教师,2005年入职我校,先后担任班主任、体育科备课长、级长。曾获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天河区普通初中毕业班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实验中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选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007年组建了天省第一支男子篮球队,同年参加“天河区中小学生篮球赛”获得初中男子组第一名。


      “王双老师是一名业务出众的体育老师,是学生们敬爱的级长,还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大家都爱唤她一声“双姐”,其中满是浓浓的敬意与喜爱。2005年,适逢我校建校元年,风华正茂的王双老师,刚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来到广州,走上了三尺讲台,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开启了她的十数载信仰之旅。


一粟入土——父母引导

       谈起自己少时的成长,最令王双老师骄傲的,就是她有一位优秀的党员母亲。王老师的母亲党性很强,每当单位有事,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她用异常朴实的语言告诉小时候的王老师:“有事儿了,党员就理当先上。”母亲将之视为党员的使命和光荣。这种有担当的光辉形象,在年少的王老师心中埋下了一粒向往的种子。后来,深埋心中的那一粒种子破土发芽,王双老师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功入党。再后来,在工作中,王老师从来不曾放下过一个党员的责任担当,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初展萌芽——言传身教

       谈到榜样的话题时,王双老师微笑答道:“大学时的指导员是我的榜样,他该教则教,该严则严,严格要求所有人。”这位与王老师有四年师徒缘分的指导员,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时间匆匆而过,尽管那些青葱岁月早已成了回忆,或者是闲谈时的一抹浅笑,但指导员对王老师的教导,她都牢记在心,未曾忘记。也是受指导员的影响,王老师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宣传党的精神,要从学生的思想品质、做人处世抓起,讲细节敬师长,而不是空谈理论,要让学生们明白时事,明理知是非,锻造核心价值观。


640 (1).jpg

(2007年组建了天省第一支男子篮球队,同年参加“天河区中小学生篮球赛”获得初中男子组第一名。第二排,左一为王双老师。)


茁壮成长——领导指引

       满怀热情的王双老师走上教师岗位后,却发现,原来成为像指导员那样的优秀教师,并非易事,工作上的挫折,让年轻的她内心迷茫。在那段彷徨苦闷的低谷期,禤锦科校长和黄玉凤校长如同风雨中屹立的两株挺拔松柏,照拂着她,引领着她。禤锦科校长挂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关心校园建设。建校之初,学校各方面条件有些艰苦,有时候会出现停电停水。每当此时,禤校长便和学校的水电工一起排查,一起维修,全力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一旦有其他的突发状况,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也是满头华发却永远亲力亲为的禤校长。

       黄玉凤校长悉心爱护学生,也十分关怀老师,她总是把每一位老师和孩子的事都牢牢挂在心上。即便是到了应该颐养天年的岁数,黄校长也始终不愿离开自己为之付出了青春和无数精力的教育事业。黄校长腿脚不便,但她却常常蹒跚着在校园中巡视。她操心着每一个孩子: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晚上睡得好不好……黄校长告诉老师们,寄宿学校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老师就理当关心他们的所有,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黄玉凤校长虽然面容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当老师、学生遇到难事时,她一定会陪在身边帮忙解决。黄校长犹如一棵参天大树,为身边的师生们撒下一片沁人的绿荫。

       当年的禤校长与黄校长无私的帮助和言传身教的点滴,至今仍珍藏在王老师心中。她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回应着两位校长的指引。

       2014年,时任初三副级长的王双老师,同时担任着三个班的体育老师。代表年级参加羽毛球赛时,她不慎受伤,医生说膝盖交叉韧带断裂,应立即手术,术后需静养三个月。可是中考在即,如果去手术,三个班的体育课怎么办?整个年级的备考工作怎么办?为了不影响备考,王老师咬牙坚持了两个多月。在那段时间里,上课、开会、找学生谈心、处理年级大小事务……她一样都没落下。因为走路太多,过于劳累,腿水肿得厉害。中考之后再去医院,却因为拖得太久,伤情加重,原本的手术方案无法实施,只能移植韧带。王老师的膝盖,至今仍不能完全恢复,无法进行剧烈运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这样在逆境中隐忍,在平凡中超越的人生,成就了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640 (2).jpg

(王双老师与第一届学生合影。)

640 (3).jpg

(初中毕业典礼上,王双老师与黄玉凤校长深情拥抱。)


参天大树——薪火相传

       “王双老师是个严厉的老师,她特别凶。”“但是王老师人也特别好,她是来自东北的,她经常说她是东北大妞儿!”“她特别自来熟,很活泼,虽然她外表看起来很凶,但是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她是个十分亲切的人。我们都很喜欢她!”初一的学弟学妹们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他们心目中的王双副级长。“凶”“亲切”这样强烈对比的词汇,再配上灿烂的笑容,不难感受到师生之间的融洽。

       王双老师也在采访中说道:“孩子都是不成熟的,懂得知错就改,我们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孩子,要呵护孩子。”正是如此,她秉着这样严慈并济的教育理念,走到了今天,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家长们的信任。王双老师也许还未曾意识到,经过十数载风雨磨炼的她,已然长成另一株大树,扎根在天省校园中,默默地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盎然春色,一如当年的两位校长。


640 (4).jpg

(教师节,学生们送给王双老师的祝福)


采写学生心得分享

       经过学妹们的提前科普,我们对王双老师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当我们真正展开采访时,对王双老师的印象又刷新了。王老师看起来十分严肃、不苟言笑,其实特别好相处,说话的语气也十分随和温暖。见我们有些拘谨,她笑着让我们可以放松些,阳光映在她的脸庞上,映着她的笑靥,我们心中有种朋友般的亲近感,突然就轻松自如了。既有权威感,又有亲和力,也许,这就是她这么受同学们欢迎的原因吧!

       走在天省的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树木很多,不同年龄层面的老师们也很多,他们,都在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在展示着教育的力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长成参天栋梁。


640.jpg


供稿:初中2020级16班庄子娴 、刘域、余思远
审核: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