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省“毅力·领导力”生命教育课程开课啦!初二学部1-9班学生变身野外探索家,走进大自然,走进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安营扎寨五公里,一起跟随同学们进行野外徒步生存挑战吧!
开课仪式
开课仪式上,莫道明教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勉励同学们要珍惜每一次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里,理解生命的重要性,体验劳动的快乐,练就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自信与能力,努力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莫教授表示,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坚强的毅力;二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要有真实的情感;四是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五是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最优秀”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品质、一种心理的暗示,更是一种行动的力量。基于此,学校精心设计了“毅力·领导力”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将学习课堂搬到大自然之中,通过野外徒步生存实践,培养学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品格、健康体魄,以及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能力,让每一个生命都充满活力与智慧。
神奇的大自然是最佳的课堂。天人山水研学营地作为广州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深受老师、学生、家长喜爱。莫教授还介绍到,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用大地艺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既是追寻和传承历史,也是一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美。在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的自然生态课堂中,同学们深度参与体验,探索未知,会发现不同的生物、观察不同的自然形态、体验不同的天气环境、遇到不同的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练就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的自信与能力。对此,莫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形成愿景及确立目标的能力;二是培养设计、规划、决策的能力;三是保持耐心,磨炼毅力,经受住考验;四是锻炼表达力,增强说服力,提升领导力。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
天省“毅力·领导力”生命教育课程以理论学习和野外生存挑战为载体,打造情景化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直面困难、敢于挑战、坚持不懈,让学生循序渐进完成了解、认知、尝试、突破、收获技能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毅力和领导力。
户外活动,安全是第一要义,徒步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探索性,参与者必须掌握基本的野外生存知识,才能应对这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在进行野外徒步活动前,班主任为同学们讲授了安全知识和急救知识,天人山水的专业教练团队对同学们进行了户外生存技能的培训,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自救与助人的能力。
(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斌向师生介绍天人山水专业教练团队)
(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参与体验,认真学习记录知识点)
安营扎寨五公里
大自然是最佳的课堂,野外是学习大自然知识最好的课室。同学们化身探索家,在班主任、天人山水专业教练团队的带领下开启“安营扎寨五公里”之旅。一路上的风景让同学们目不暇接,同学们在徒步的过程中认识各种有趣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智慧,观察各种富有新意的建筑设计,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但同时他也很脆弱。在整个徒步过程中,天省师生始终践行无痕山野(LNT)七大原则,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环境。
挑战1:林间徒步
户外徒步、登山,是战胜自己,培养成长性思维的过程。行进间、活动中不时传出拉歌声、口号声,同学们相互鼓励、互相帮助,热情高涨、气氛热烈。同学们不仅完成了五公里的徒步挑战,还战胜了各种不确定性,进一步锤炼毅力、培养领导力、锻造品格。
挑战2:取水净化
水是生命之源。在野外缺水环境下,我们如何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过滤出净水?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取水净化的知识,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实践探究,掌握户外生存基础技能。
挑战3:搭建帐篷
学会搭建帐篷是户外露营的必修课,也是户外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搭建帐篷活动,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物理原理、力学原理,提升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林间徒步、取水净化、搭建帐篷,同学们在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多种野外生存技能,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让野外生存技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应变使用。
游览天人山水艺术园
完成野外生存挑战后,同学们在园区里尽情体验各种设施活动,释放情绪,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课堂学习分享
课程活动结束后,全体同学认真完成课程学习记录单,并与父母分享成长收获。天省“毅力·领导力”生命教育课程,获得了师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和点赞。
学生、家长分享
(部分学生、家长分享)
天省“毅力·领导力”生命教育课程既是培养毅力、领导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天省特色课程推进生命教育素质训练的重要开始。我校在“智慧·生态”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以专业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聚集成长的能量,丰富生活的滋养,唤醒和发现生命的内力,让学生绽放出自己青春的光芒,提升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