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学习力是一所学校最深层的发展动力。为提升全体教师的学习能力,促进互助互学,共同成长,2021年12月21日下午,我校高中英才班的五位老师在报告厅做了一场“教师学习力”主题分享讲座,与会老师们都表示受益良多。
吴娟老师:何谓教师的学习力?
吴娟老师介绍了选择“教师学习力”这个主题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落实继续教育平台的学习要求,实现教师职业的长足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发大家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吴老师认为,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及广阔的知识背景外,还要不断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提升个体及团队的学习力,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效能,从而将学习力转化为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吴老师还通过3W解析(即学习力的地点Where、内容What和时效When),详细阐述了“学习力”的概念,希望大家挖掘现场学习力,钻研本专业的同时拓展跨界思维,并能“一键速启”提升学习效率。
蔡能鑫老师:不断尝试
蔡能鑫老师回顾了教育史上教具革新的路径,追溯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学科目的演进历程,并结合自身在英语教学上的成长和突破,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尝试,是开启教师学习力的金钥匙。蔡老师还回顾了自己的跨学科职业发展路程,他说,人人都会被自己人为限定的“精神框框”所限制,因此,如何进行自我突破,成为一个有愿景、有道德、有风格、善于反思的老师,是大家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邹倩老师:可持续学习
邹倩老师通过自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了三个可持续学习的技巧:一是通过分解学习任务、利用碎片化时间、间断完成分任务来降低任务完成难度;二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以终为始,强化任务完成的重要性,在“输出”的压力下全身心地“输入”;三是调节心态,从挫折中学习,坦然接受未完成学习任务的事实,并进行合理归因,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
李韵老师:兴趣的力量
李韵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兴趣带来的整合知识的能力、执行计划的能力以及自我审视的能力。李老师表示,兴趣促使自己跨界学习,由此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在兴趣的加持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注重执行内容、执行反馈和执行结果,促进了执行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了工作能力。她提醒大家,学习和工作生活一样,都要勇于跨出舒适圈,敢于否定过去的自己,随时做好从0开始的准备,才能真正获得进步。
周冠南老师:开发新课程
周冠南老师以个人在美国教授大学护士化学课程的经历,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开发新课程教学中,要以结果和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掘各种资源,提高自身学习力并付诸于教学输出实践中。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实施新科目教学。
江秋明副校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老师
江秋明副校长在总结中表示,学习力是教师能力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校各个学科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希望全体老师学会项目式学习,在各学科之间建立链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老师。
编辑:闫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