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21-12-17

学生正在小花园中照看植物。
一畦畦绿植恣意生长、一株株药草芳香扑鼻、一朵朵鲜花姹紫嫣红……每年秋冬季,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天省”)教学楼后面的生物园种植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生机勃勃的小花园。
被师生们戏称为天省“后花园”的种植区,是初一年级各班的“责任田” 。近日,“后花园”里,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又出现了。学生们自己动手,在翻土、播种、育苗、浇水和施肥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这是天省在“美·爱·责任”育人目标和“五育并举”的教育框架下,着眼于劳动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的有效探索。

每个班级都给自己的小花园取了别致的名字。
天省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要求初一年级新生入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生物园种植区“承包”一块土地,由同学们负责管护,期间要保持园区干净整洁,保证长期有绿植存活,还需要为花园进行创意设计。
如今,天省生物园种植区里蓬勃生长着数百种草本植物,有秋海棠、龙舌兰、非洲菊等常见花卉,还有车前草、石斛、草珊瑚等中草药植物,热带植物园还生长着仙人掌、仙人球、剑麻。

小花园中盛开的花。
种植区在冬日的微风下,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初一年级的“小花匠”们对自己亲手种植花花草草的上心,体现在众多细节中:
每个班级都给自己的小花园取了创意十足的名字,如“昆虫秘境”“童梦庄园”“药王谷”等;

小花园中,玩偶摆件与绿叶红花相得益彰。
一些班级摆上了装饰性玩偶,与绿叶红花相映成趣;
一些班级别出心裁把它变成了心育阵地,如有的班级在小花园周边装饰了漂亮的篱笆,篱笆上挂着班里每一位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心愿牌……

一些班级的篱笆墙上悬挂着心愿牌。
“这方小小天地已经起到了多方面育人的作用。今后,学校将继续推动类似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生物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担当。”天省校长助理兼学生处主任黎卓明说。
【记者】陈理
【通讯员】闫云卿 邓慧美
图片由学校提供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宋杰
校对 居伟强
媒体刊登新闻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