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第十四届教师技能大赛。参赛教师积极准备,精心设计,从课堂形式、学生参与等方面展现能力,体现创新,凸显亮点,凝聚核心。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19位教师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本次大赛邀请了楚云老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曾静兰老师(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铁牛老师(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20位广东实验中学科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与我校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评委组。在科组研讨会中,评委们对每一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这既是一次教学风采的展示,更是一次教学能力的高效提升。在省实附中,我们聚焦每一个课堂的教学,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匠心孕育好课堂,省附师生共成长。
课堂精彩瞬间
比赛分享
《 Reading for writing》
高中采用新人教版教材以来,我们备课组一直在探索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一教学如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地基。通过这次听课磨课的机会,我们一起探讨与实践了如何利用以读促写的课型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 感谢省实本部专家和科组同事的宝贵意见与指导,让我这堂课的设计更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贯彻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英语老师叶青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师技能大赛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磨砺,在备课中,备出自己的特色,备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集体的智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感谢全力支持我的科组同事们,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各种机会与平台。
——生物老师陈杜君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在每次试讲和集备的时候,科组老师们都会提出优化建议,让我在备课中可以不断改进上课内容。在这次大赛中,我主要是通过主题式教学,打破常规课堂,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串联深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课堂的表现,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在赛后的科组研讨会中,评委老师们的专业点评,让我更好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更加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历史老师黄恒略
《农业的区位因素》
我认为“以赛促教”是提升教师教学素质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获取了很多优秀经验,还突破了自己习惯了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成长。老师成长了,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成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赠与学生,也勉励自己。
——地理老师林伟豪
评委点评
《让校园生活成为写作之源》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民主、积极、和谐、上进,对校园有归属感、幸福感,是为语文学习的持久发展力。作为情境化作文指导课,在激发、唤醒、提炼、酝酿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情景剧视频让学生看的是情景,想的是作文;在输出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加强关注学生所得,更好践行“以人为本,格致求源”的理念。
——初中语文教研组
《直面网络保护》
用复习课作为优质课竞赛课来呈现需要考验上课老师的勇气和课堂把控能力,这堂课给我们提供了复习课的一种新的的模式和尝试,教师基本功扎实。首先,学生的学科“大概念”教学运用合理,让学生学会整合知识;其次,是在“你问我答”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生生互教的探究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
《平行四边形中的线段和差》
整节课非常具有时效性,结合当下学情,针对性解决学生存在的客观问题。教师讲解细致,从“一题多解”的角度出发,点评每一位同学的方法,知识点落实到“条件”中,并对每一个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大胆表达。
——初中数学教研组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该课堂设计很大胆,敢放手给学生进行讨论与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能从化学素养角度进行设计课堂,利用了分类观和微粒观进行讲解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
——初中化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