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兴趣+99%汗水=成功(范宸悦)
发布日期:2020-12-11


60范宸悦_副本.jpg

范宸悦,我校初中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华南师大附中AP班。在我校就读期间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昊源奖学金特等奖、2019年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获初中物理组一等奖。


省附15年校庆在即,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找到了我校初中2020届毕业生范宸悦学长,希望能够学到学长的一些成功经验。

范宸悦告诉我们,他初次接触物理,是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讲得很快,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东西都与他的常识相反,让他感到十分不理解,心里有些发闷。从未接触过的物理知识总是让人想破脑袋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有时看到他人比自己理解地更快,也不免感到焦急和心慌。

他人的进步像一片巨浪,在他身后翻腾,仿佛下一秒就将吞噬他,却同时也激发着他的动力,让他能够更加努力地前进,不放弃。校外,老师总是不辞辛苦地给他答疑解惑;在学校,老师们系统而缜密地讲解,为他打开了通往物理世界的大门。他努力去理解并克服物理学习中难以理解的概念知识,加上他原本就足够扎实的基础,以及他的奥数知识,经过不断地探索,他发现,物理其实可以解释为“生活+理解+奥数”。这个认知好像为他开辟了一条捷径,给予了他鼓舞,使他再度拾起了自信,并对物理越来越着迷,物理学习也越来越轻车熟路。

范宸悦认为,他的物理老师朱亚建老师是他物理成功的引路人。作为一位良师益友,朱老师和气随性,平易近人,给予了他许多帮助。朱亚建老师让没有任何无线电经验的他加入无线电社团,并以幽默风趣的讲话方式让他迅速融入集体。甚至在两个月后他勇敢地参加了第一场比赛。虽然结果不理想,但他从此对物理充满兴趣,物理成了他的一门爱好。于是朱老师举荐他去参加“小小科学家”物理比赛。范晨悦每天下午都去找朱老师,与老师探讨物理问题,在完成当天作业与学习任务后还要挤出时间去参加练习,有时感到疲惫,也想过放弃,但正如他的座右铭:放弃可以有千万个借口,而坚持只需要一个理由。他靠着自己对物理,对学习的热爱,靠自己的一腔热血不断提醒着自己:坚持努力,坚持奋斗!就是这样的坚持让他获得了意料之中的结果——广东省第十届“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初中物理组一等奖。

当问到他平时与老师是怎么相处的时候,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笑了笑,说老师很平易近人,与学生们像朋友一般,因此他经常就一个物理问题和老师争执不下,各自有理。他经常从题中揪出相关的问题来提问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问题,认认真真地与老师在学术方面进行争论。比如有时老师认为只需要套公式就好,认为一些小细节并不重要。他就联系生活实际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争辩,又将他的想法仔细讲给其他同学听,经常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与认可,最终老师承认他的说法是对了。他直言感觉这样“很爽”。是啊,有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范宸悦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认真思索探求真理的精神也值得所有人学习!

范宸悦的同学与班级也帮助了他很多。作为一名“小师父”的他,与他的同桌为了拿到“拉瓦锡大奖”——即免作业权限,以及对徒弟有巨大进步的神秘大奖,他们两个“结为师徒”,互帮互助,共同发奋进取。范宸悦时不时拉他的同桌去图书馆找资料书参考学习,有时也坐在角落安静自学。他有时也会给他的同桌出些题,有时还和同桌打赌:一周内只要有一次把这些题做全对,他就欠同桌一瓶饮料,反之同桌欠他。这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两人都奋发学习,彼此绞尽脑汁想要赢对方。最终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两人都如愿所偿。

范宸悦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物理的浓厚兴趣,更离不开他的努力。

当我们说到我们的省附即将迎来15周年校庆时,范宸悦深情地送出了他的祝福:省附母亲,15年来你培养千千万万优秀学子。我祝愿省实附中成为巍巍学府,人才辈出。

范宸悦拼搏的过程,体现了省附人具有的精神:勤奋。省附之所以成为“神校”,是我们省附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同时也因为辈出的人才而焕发着光彩。往后还有无数省附人,我愿人人都能到达自己所希望的目标,而省附将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采访后记

一幅幅美好记忆的画面拼接起来,展现了范宸悦学长与同学们、老师们的温馨时刻,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温馨和谐的省附画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范宸悦学长的成功故事,深深地鼓舞了我们。万千省附学子们,你们的心中是否也同样怀揣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前方亦是未知,茫茫不到尽头,可努力的步伐从不会因此停歇,加油吧,省附人!

——采写/初中2018级刘松琳 余思源 吴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