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十三届宿舍文化节系列报道:“救”在身边——CPR应急救护大赛
发布日期:2019-12-27

11月19日下午4点,我校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在报告厅参加了我校第十三届宿舍文化节之CPR应急救护大赛,此次比赛的主题是“自理自强,爱校爱家”。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陈英主任、学生处何庆军副主任、团委刘嘉嘉书记、校医室陈医生、体育科潘兴猛老师和梁远峰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

此次大赛的比赛规则是按照2010国际心肺复苏标准,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个循环操作。要求程序正确、动作标准、频率达标、抢救有效。

高一、高二年级16组选手,每组4人进行比赛。赛场上,参赛选手沉着冷静,快速标准的操作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陈英主任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她要求大家不断提升应急救护的综合能力,向身边人宣传应急救护的基本常识,让“每一个人都了解、掌握急救知识,以确保在意外发生时,有能力保护自己,挽救他人生命”。

这次比赛在11月12日宿舍急救心肺复苏术培训讲座和专业操作指导基础上,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了学生的应急救护综合能力。


学生感想

在应急救护大赛中,因为很多人看着,我不免有些紧张,导致比赛中忘了一些步骤。比赛结束我回到座位上仔细思考:到现场难道就不会有人围着看吗?面对真正的生命,我会不会更胆怯?结论是:会的。所以一定要学好理论知识,并利用实操训练机会,多锻炼自己。最后我想说,希望我们一辈子都不要用上应急救护,但是真正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所学的知识不仅能救了一个人,更是救了一家人。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 高一(2)班何苑瑜
 

站到赛场上的那一刻,面对台下的同学和老师,原先脑子在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的动作被打乱了。比赛开始的指令下达后,面对假人,想起了之前医生姐姐对我们说的话,我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 “1001、1002、1003…”随着报数发出的颤声渐渐平稳,我专注于自己的救援中。终于,我完成了我的任务。我想,面对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运用平时所学,冷静应对,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高一(2)班杨佳璐


第九组的我是在中间上场比赛。看着一组又一组的选手经过,我心中倍感紧张。同学的鼓励振奋了我,我尽我可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并在最后拿到了三等奖的好成绩。而我们班的曾溢同学,他凭借着冷静的态度、娴熟的技巧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掌声,最后实至名归获得冠军。最后,我们班获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对于CPR这项技能,我认为有学习的必要。正如陈英主任所说,这项技能我不希望能用到,但是在紧急情况下我要会使用,因为这是关乎人命的大事。

——高一(2)班蔡振庭

 

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最珍贵的东西,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可在千钧一发、性命垂危之际给予人生的希望,懂得此急救知识,是每个中学生必备的能力。学校的此次活动,不仅教会了我们急救知识,还让我们掌握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当我真正站在假人面前时,现场安静得充满凝重的气息,随着开始比赛的落下,此时躺在我面前的,仿佛就是一个等待救援的人,容不得一丝马虎和懈怠,随着计时器的转动,我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严肃,一心一意地把他当作真正需要救援的人。听到比赛结束的指令后,我才发觉我的额头也沁出星星点点的细汗,仿佛刚刚真的和死神在赛跑拼搏。短短的一分钟救援时间,让我体会到时间和生命的重要性,让我有对急救的一些了解。此次学校活动的意义令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

——高二(3)班吴祺灵


第一次对着一个假病人做心肺复苏,感受还是挺深刻的:先在病人耳边呼叫,看是否有意识。若没意识,再用手感受病人的大动脉是否有脉搏。若没有脉搏,则说明病人的心脏已停止,便要进行心肺复苏,先检查环境是否适合,病人垫在背后的东西不能太软,然后解开衣服,再定位,右手叠至左手手背上,左手五指扣住右手,身体和手呈垂直,利用腰向下的力量有节律的按压病人的心脏。按压30下后,观察病人是否有反应,再看病人有没有呼吸——看病人胸部是否有起伏,是否有气流从病人口鼻腔流出。若没有呼吸,则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先要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口腔若有异物,则用纱布缠住手指,掏出口中异物,后再用右手将病人下颌抬起,用左手按住病人额头并捏住鼻子,用口腔将病人的嘴完全包住,向里呼气,然后抬头,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再循环,做两次后,直接做30次胸外按压,再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次循环5次便完成了,总体来说本次体验学到了实用的知识,也理解了医护人员的伟大。

——高二(4)班张俊佳


这次心肺复苏活动历时长久,而且考核的方面很多,使我受益匪浅。自上一周开始,我们就已经在体育馆学习了心肺复苏的书面教材,身为宿舍长的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讲座后的实操培训。急救员非常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导,同行的同学们也认真耐心的学习操作。多学习一项急救技能,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派上用场,拯救他人的生命。人的心脏骤停后,最佳抢救时间是四分钟,非常紧急。虽然这次心肺复苏比赛我最终没有获奖,但是在以后我都不会忘记这项技能,并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高二(5)班蒋溢馨


心肺复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对心脏骤停者,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救治,那么患者的成活率几近为零。在赛前,我观看了许多有关于心肺复苏的视频,听了许多概略讲座,看起来挺简单的。通过这次比赛我才认识到,即使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有着不简单的细节,光是准备程序就有很多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判断患者情况需要先用手摸脉搏,用耳听气息,用眼看胸廓。从实操到比赛,我重复这个过程不下十几次,可一进行比赛,也会有遗漏步骤,在真实的紧张的急救情况下更不敢想象。这可以说明,这是一个有意义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过程。在我看来,心肺复苏不仅是一个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面对不测情况的应急措施,对自身或者他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高二(6)班蔡国栋
 

(紧张的比赛现场)


(认真整理参赛选手得分)


(陈英主任总结发言)


(为优胜者颁发奖状)
供稿:肖海霞 邓芷盈
审核: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