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的省附学子(陈润森)
发布日期:2021-09-10

202012140929357855.jpg

陈润森,我校初中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语文课代表、学校合唱团团长。2009年进入省实本部就读高中,随后在悉尼大学完成了本科与硕士学位,在牛津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曾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科学研究领域)。


在省附的少年时光

2006年,陈润森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我校,开启了五彩斑斓的初中学习时光。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懵懂少年,性格开朗乐观,乐于帮助别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充满拼劲,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初中时期的陈润森,是个爱好广泛、热情洋溢的学生。他爱好文学,课余时间博览群书,作文写得颇有灵气。初中三年期间,一直担任班里语文科代表;他还喜欢音乐,曾担任省实附中合唱团团长,带领团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他精力充沛,对学校事务也很有热情,经常能在各种活动上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学海无涯志存高远

2009年,陈润森进入省实本部高中。勤奋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当时他不仅是学校社团联合会的干部,还创立了学校的红十字会。高二期间,他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二等奖,获得具有高考自主招生加分资格。高三上学期,获得新加坡大学的奖学金,毕业后即前往新加坡留学。但他逐渐感觉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所读的工商管理专业上,经过慎重思考,他毅然舍弃了奖学金,重新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并在2015年获得悉尼大学心理学本科学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陈润森很早就对自己眼前与未来有明确方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充满拼劲。作为他的高中同班同学、我校英语老师叶润林一脸钦佩地表示:“中学时期,陈润森有很强的执行能力,总能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想法。寻找自己所擅长的并且热爱的事情,为之奋斗并发展为事业,这大概是他能够获得如此成绩的因素之一”。


上下求索绽放光芒

一个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总会有着光明的未来。

陈润森在本科与硕士学习阶段曾多次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进行实习与工作、并跟随其医院导师参与了多项国家级与北京市的重大课题研究,包括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干预综合运用模式研究、团体健康教育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疗效评价研究等。2017年,陈润森硕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悉尼大学医学院脑与心理研究中心,同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录取,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博士生,2018年还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全额奖学金的资助。在博士就读期间,陈润森被聘为国家心理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以兼职的形式带领其科研团队完成了多项公共精神卫生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曾多次在医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包括柳叶刀子刊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基于出色的研究成果,他还被精神科医学国际顶尖期刊《Bipolar Disorders》(双相情感障碍)邀请成为青年编辑,并且是该期刊唯一一名来自中国的编委委员,“杂志主编希望我能够推动中国情感障碍的临床研究。”陈润森笑着说。他同时还是两本国际医学SCI期刊编委。

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现在,陈润森正在带领其科研团队主持多项国内开展的心理治疗对照试验,他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情绪障碍、自伤与自杀行为、性别认同焦虑。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造福社会和人类。

 

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

2019年,陈润森以出众的才华和卓越的成就,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科学研究领域)。该榜单旨在表彰在不同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年轻人,他们代表着各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在各个领域推动者中国社会的变革。榜单评选主要从影响力、绩效和创新三方面考察候选者。领导力和对所在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创业思维和成果、在未来半个世纪改变所在领域的可能性是福布斯“30 under 30”榜单评选的主要标准。

福布斯以前瞻性的目光,寻找年龄在30岁以下,展现出成为未来行业及社会翘楚的潜力年轻人。他们是未来的新星。而才华横溢的年轻的陈润森,正符合要求。

 

“美·爱·责任”长存心中

昔日的懵懂少年,十年磨砺,已成栋梁,以己所学,回馈社会。

初中时期的班主任邝晓晶老师说起陈润森,掩饰不住一脸自豪:“润森每次回国都会尽量抽空回母校看望老师。初中毕业十余年间,他常常会在微信中或平静或兴奋地告知我他的去向,他取得的成绩,感谢老师当年的教育之恩,常常让我觉得暖心。我跟他说‘你是我的骄傲’,他说‘不,我永远是你的孩子’。他就是这样一个让我骄傲和感动的学生。”

谈及母校,陈润森深情款款,充满感恩。他说,在省附的三年时光,学到的知识,养成的思维习惯和拓展的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将来奠定了坚实基础。“省附对我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对学问的热情、坚韧的性格、开拓的思维、严谨的学习与科研,还有对社会的关切,以及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些是省附对我成长的重要影响,我也会一直坚持。”他表示,无论身在何方,母校“美·爱·责任”的教导永远不敢忘记。

在采访最后,陈润森祝福母校越来越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美·爱·责任”的熏陶下,奋发学习,不忘初心,寻找自己所擅长并且热爱的事业,为之奋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的人。

 

采访后记

由于大家都比较繁忙,所以我们采取了方便快捷的线上访谈,简单介绍之后,直奔主题。陈润森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和所有优秀的人一样,他有着缜密的思维、严谨的逻辑、广博的知识、清晰的表达。也许是常年做科研养成的习惯,他尤其注重逻辑和细节,对每一个数据和事件都考其细节,一直到准确为止,让人非常钦佩。

在交流中,陈润森一再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他说,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而省附,则是自己人生的起点。感谢当年教导过自己的所有老师,也感谢曾经一起学习的同窗们,是他们,成就了今日更好的自己。

采访结束后,我想,省附何其有幸,遇到这样优秀的少年;而少年何其有幸,遇到这样优秀的省附。教学相长,就是如此吧!如今,15岁的省附正值青春,已经桃李满天下,“美.爱.责任”的教育理念,也深深镌刻在天涯海角每一位省附学子心中。省附精神,生生不息,美.爱.责任,代代传承。祝愿省附的明天,更加美好!

 

——采写 闫云卿


审核: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