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考,张沐阳的语文拿到了138分的高分。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从小学就开始大量阅读,喜欢鲁迅还有契科夫的作品。
张沐阳自称是很注重效率的人,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例如早上最清醒的时候,就背古诗文。下午思维比较清晰,就做理科的题。到晚自修的时候,就进行一些知识的梳理。这样就能保证自己每天都有好的学习效果,而且遗忘率也大大降低。此外,他还会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制定之后1、2天的计划,每天在脑子里重复自己要干什么。这些计划包含每天语文阅读、数学训练、英语语法、政治课本阅读,每周还会制定一个阶段的复习计划。
幼儿园开始学围棋的他,小学六年级时就拿到了业余五段的证书。初中时,张沐阳又喜欢上了无线电通讯,初一的暑假就拿到了无线电通讯比赛全国三等奖。张沐阳认为,这两种爱好最本质的特征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很磨炼性子。
(张沐阳)
张沐阳表示,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充分尝试的空间,让他自己决定,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有一次,张沐阳去报兴趣班,抽号没抽中。当时他想,中不了就可以走了。但妈妈说,可能有一些余票,可以再去跟老师协商。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壮着胆子去跟老师商量再抽一轮,果然抽中了。这让他明白了,机会是争取来的,不要轻易放弃。
在班主任张友兵眼里,张沐阳是一个心理素质很稳、沉得住气的人。遇到问题能保持冷静,深入思考。初三上网课期间,老师给全年级同学发了一道数学难题,他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有了头绪。老师认为,这说明了他有韧劲,遇到问题不会轻易放弃。
黄睿彬:注重巧学,学会多题一解
黄睿彬同学的中考成绩是768分,中考化学他考了满分100分。初二的化学竞赛培训,燃起了他对化学兴趣,对物质之间的联系充满了好奇。黄睿彬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篮球、吉他和绘画——初一初二是年级篮球队的,常常打小前锋;此外,他的吉他达到八级水平,但没有考级,而是单纯地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最喜欢的是BEYOND的歌。
每周,黄睿彬都会有很详细的规划,周二周四下午刚学后跟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写作业、讨论作业,周一、周三放学后打篮球。
在学习方法上,黄睿彬比较注重巧学,尤其是各学科之间的融汇贯通,多题一解(多种题目用一种通法来解决)。他经常会分析解题方法,进而训练思维。他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做或者看一套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的卷子,每周写一篇作文和道德与法治的小论文。
(黄睿彬)
黄睿彬说,爸爸妈妈在学习上对他要求不高,尽力了就可以。父母是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规划好他的人生。他表示:“自己跟父母很像灵魂的伴侣,每周末回去都会跟父母聊天。如果遇到观点相左,父母会先分析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且表达他们的观点,如果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会尊重我的选择,并让我承担后果。”
黄睿彬的班主任表示,黄睿彬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被同学称为“学神”。虽然听上去他把时间排得很满,但不苦学。他非常能合理分配时间,课堂学习非常高效。哪怕是较为简单的课堂内容,他也会认认真真听。初一入校后,黄睿彬就能保持在年级前20的水平。但从来没有放松过,而是积极寻求各种方式方法进步,例如经常找老师面批,不放过任何问题。到了初三,几次大考都拿到了年级第一。
谢果伊:紧跟老师节奏,课后总结归纳知识点
谢果伊的中考分数是765分,自认为中考算是超常发挥,平时成绩在年级的排名是100名以内,也试过在100名-200名之间,最好的名次是第7名。她表示,自己非常重视上课紧跟老师节奏。课后做好总结归纳老师重要的知识点。她刷题不多,但老师作业认真做。尤其是改错,从中找到一些答题的方法。她的优势科目是数学,秘诀是改错,相同类型的问题放在一起,总结一些通用方法。
课余时间,她喜欢打羽毛球,是校队成员。即使到了初三,每周还会约同学打一个小时羽毛球。此外,她还学过钢琴和绘画。
(谢果伊)
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女儿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谢果伊说,爸爸教授遗传学方面的,妈妈是信息检索方面的,他们工作都非常认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品质。
谢果伊的班主任表示,她在整体学习上非常认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听课的时候坐得非常端正,注意力非常集中,课堂参与度非常高。学习过程中的笔记、听课参与的讨论,都是非常深入的,能够表达出自己比较深刻的见解。课后练习书写非常漂亮、工整,思路非常清晰。最重要的是,她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也是推动一个学生不断学习的重要因素。她对各种事物有非常大的兴趣,推动她去探索,并且追求完美。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刘晓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庄小龙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庄小龙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梁意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