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我身边的“中国速度”(大洋网)
发布日期:2020-05-08

2020-04-17 大洋网


大洋网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行业停摆,学校也因此延迟了开学时间。

宅家抗疫的时间里,我除了学习,就是关注新闻里天天播放的疫情信息。

“10天时间,武汉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落成。这就是中国速度!”突然,电视里的一则消息让我精神一振,我不仅叫出声来:“太厉害了!”

“快去楼下收快递!”妈妈突然喊我。为了跟紧课程进度,我们学校和许多学校一样,开展了网络课程,老师们一夜之间纷纷变身网络“主播”,把网课上得有声有色。只是手头没有了纸质的教材,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学校立即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快递的方式发放课本。这不,昨天班主任才搜集了地址,今天我就收到快递员的电话了!这也算中国速度吧!

我穿好外套,戴上口罩和帽子和手套,全副武装地下楼去取快递。在小区门口,我看见一名快递员正朝小区内四处张望,手上还拿着手机,大概是在与取件人联系。我走上前,听见他口罩里传出来的声音已经沙哑,虽然在冬天,他的额头上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你是不是来拿快递的?是这一箱吗?”他急促地问道。我核对了下信息,连忙点头。他笑了一下,熟练地用手上的机器扫了下箱子上贴着的二维码,用双手将整箱书递给我。他虽然拥有年轻面庞,双手却显得有些苍老,应该是每天都要搬运大量的货物所造成的。还没等我转身,快递员已经飞快地拿起钥匙,开着载满快递的车飞驰而去。我愣了一下,不由得竖了竖大拇指:绝对的中国速度!

在这次抗疫阻击战里,中国在许许多多方面都展现着中国速度,但在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各行各业敬业爱岗的人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就像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它们的背后是许多设计师夜以继日地共同讨论建筑方案,数以万计的建筑工人不眠不休地工作。我们能够顺利宅家上网课,背后是教育主管部门夜以继日地讨论方案,老师们积极认真地备课、上课,快递员闪电般送达教材……

早一秒抵达战场,就能早一秒开始战斗。早一秒开始战斗,就能早一秒战胜疫情。早一秒战胜疫情,就能早一秒带来平安。我相信,光明终究会来临,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共同度过这段黑暗的时光,再次迎来旭日东升!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二(10)班温棱宇
      指导老师:林樱
 

点评:“大题”往往适合“小作”。这篇关于“疫情”的文章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首先是化大为小。作者先从“中国速度”这一侧面切入,又避开媒体普遍宣传的事件,将镜头拉到了“身边”,写“我”在特殊时期收快递的经历,在平凡日常中展现出另一番“中国速度”的景象。这种写法既有利于选取独特的材料,又易于进行深入的描写,可谓巧妙。其次是以小见大。作者把镜头聚焦在快递员身上,通过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特殊时期对职业的坚守,并折射出劳动者的全貌,适时昭示出中国速度“是无数科研人员以及各行各业敬业爱岗的人们一同创造的”这一立意。从典型具体的小处着手,深入挖掘,展开联想,对表现深刻的主题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林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