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Press Releasees
中新网广东新闻12月3日电 (记者 程景伟)近日,位于广东韶关乐昌市坪石镇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陆续迎来了“朝圣者”。
20世纪40年代,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乐昌坪石、以及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内迁清远连州东陂,它们均已成为了今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广东实验中学等中学的根脉所在。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修复和利用,得益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推动。自2019年6月开始,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人员经过100多天的努力,把散落在韶关坪石、清远连州的一段段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重新串联起来。
日前,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30余名师生们开启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专业研学之旅,深入坪石老街(广同会馆旧址即原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老坪石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原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三星坪村(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工学院旧址),塘口村(原国立中山大学校理学院天文台遗址)等遗址寻踪华南教育历史。
一众师生们又前往乐昌市梅花镇,参观红七军烈士纪念碑、梅花大坪村杨家寨(朱德湘南暴动策源地),重走红军路(西京古道),前往长来和村体验农耕活动。
该学校将师生们自发捐款的10万元设立“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怀旧基金”,又由学校捐赠30万设立“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教室修缮基金”。(完)
责任编辑:方伟彬